当前位置:主页 > 合同 > 正文

发工资之前离职取消上月保底薪资合法吗?

08-17 合同

  在劳动关系中,工资通常是劳动者的主要收入来源。保底薪资,作为一种对劳动者最低收入的保障,是很多劳动协议中约定的重要条款。然而,如果劳动者在发工资之前离职,用人单位是否可以取消其上月的保底薪资呢?本文将探讨这一问题,包括其合法性、可能引发的法律后果及其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权益的影响。

  一、劳动关系和工资支付的法律基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工资应当按时足额支付给劳动者。用人单位不得无故拖欠或扣减劳动者工资。

  二、保底薪资的概念与作用

  保底薪资通常是指用人单位承诺给予劳动者每月至少的基本工资。即使劳动者的月度业绩未达到一定标准,其应收工资也不应低于保底薪资。

  三、离职与工资支付的关系

  劳动者即使在职期间提出辞职,根据劳动法律法规,其当月已经产生劳动服务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仍需支付相应的工资。

  四、法律允许用人单位取消支付保底薪资的情形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劳动者存在故意工作失误,导致用人单位损失等情形。

  五、违法取消保底薪资的法律后果

  用人单位若无故取消支付劳动者上月的保底薪资,不仅不合法,还可能面临以下法律后果:

  受到劳动行政部门的处罚。

  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补发工资。

  六、案例分析:张某与某公司保底薪资纠纷案

  张某在某公司担任销售岗位,合同中约定了底薪加提成的薪酬结构。上月业绩不理想,但按合同规定应有保底薪资。张某提出离职后,公司以张某即将离职为由取消其当月保底薪资。张某诉讼至劳动仲裁庭,法院判决公司需按合同规定支付张某工资。

  七、用人单位的合理权益

  用人单位亦有权利对员工提出辞职后的某些权益进行限制,但这必须建立在合法合理的基础上,且与劳动者的权益没有冲突。

  八、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方法

  在签订劳动合同时明确工资结构。

  离职时应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并关注工资支付情况。

  在发生劳资纠纷时,及时寻求劳动仲裁或法律援助。

  九、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关系时应遵循的原则

  尊重法律规定:遵守《劳动合同法》及其他相关法律。

  公平诚信:在处理工资等事宜上,应遵循公平诚信原则。

  十、结语

  用人单位在行使管理权利时,应当遵守法律规定,不能无故取消劳动者已提供劳动服务的薪资。即使劳动者即将离职,也不意味着用人单位可以任意减除其保底薪资。劳动者应了解自己的权益,并在遇到合法权益被侵犯时,依法维权。用人单位也应调整管理思路,正确理解并执行劳动法律法规,避免因违法行为而受损害。

  [全文结束]:本文深入解析了用人单位在劳动者离职情况下取消支付上月保底薪资的合法性问题,并提供了劳动者如何维权的思路,同时还促使用人单位提升法律意识,实现和谐的劳资关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falv123.cn/hetong/955.html


博客主人今何在
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 --管子
  • 文章总数
  • 120415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标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