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店规定卖不到的就扣工资做为罚款,这种做法合法吗?
在商业活动中,企业对于员工的绩效考核和薪资结构有着一定的自主权,但是这种自主权并不是无限制的。如果企业的做法是“卖不了扣工资,商品的进价乘以数量外加额外的罚款”,那么这种做法是否合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的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资支付条例》:规定了工资支付的原则、工资组成、支付时间、支付方式等内容。
案例分析
假设一个案例情境:
案例描述:某电子产品销售公司规定,如果员工的销售业绩未达到公司设定的标准,公司将扣除员工的工资,扣除的金额是商品进价乘以销售数量,并且还要额外支付罚款。
法律责任分析:
工资的定义: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工资是劳动者提供劳动所获得的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
工资扣除的合法性:工资的扣除应当遵循法律规定,不得无故扣除或者扣除过半。如果公司的扣除规定超出了法律允许的范围,则属于违法。
罚款的合法性:罚款通常是指对违法行为进行的行政处罚,公司无权对员工进行罚款,除非是法律法规明确授权的罚款。
绩效考核的合理性:公司的绩效考核应当是合理、公正的,并且事先在劳动合同或者内部规章制度中明确告知员工。
应对措施
员工权益保护:员工有权要求公司提供合法的工资支付凭证,并且如果认为公司的做法违法,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法律咨询:员工可以咨询法律专业人士,了解自己的权益,并在必要时采取法律行动。
内部协商:员工可以与公司进行内部协商,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结论
在上述案例中,如果公司的规定是“卖不了扣工资,商品的进价乘以数量外加额外的罚款”,这种做法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违法扣除工资:如果扣除的金额超出了法律允许的范围,或者没有合理的依据,则属于违法扣除工资。
违法罚款:公司无权对员工进行罚款,除非是法律法规明确授权的罚款。
因此,这种做法可能是不合法的。员工在遇到此类情况时,应当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寻求帮助。以下是一个具体的案例,用以说明法律如何应用于实际情况:
案例实例:
小王是某服装店的销售人员,该店规定如果月销售业绩未达标,将扣除小王的工资。某月,小王由于市场原因,未能完成销售目标,店方按照规定扣除了他相当于销售商品进价的总金额,并且额外收取了罚款。小王认为这种做法不合理,于是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经调查,劳动监察大队发现该服装店的扣除工资和罚款的做法违法,责令该店立即停止违法扣除工资,并要求退还违法扣除的工资。同时,对店方进行了行政处罚。
在这个案例中,小王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法律的保护,这也提醒了企业在进行绩效管理和薪资结构设计时,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员工的合法权益。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falv123.cn/qita/1049.html